豆芽财经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手机版 注册
  • 网站首页
  • 财经头条
  • 选股
  • 股吧
  • K线训练营
  • 研报
  • 大盘
  • 视频教程
  • 自选股
  • 多家化工巨头瞄上合成生物产业 这家公司豪掷40亿加码

    发布时间: 2020-10-12 07:38首页:主页 > 头条 > 阅读( 413 )

      原标题:合成生物产业规模有多大?多家化工巨头瞄上 这家公司豪掷40亿元加码

      来源:上海证券报

      “未来 10至20 年,4万亿美元的经济价值将由合成生物主导。”

      今年6月,麦肯锡在《生物革命:创新将改变经济、社会和我们的生活》报告中,如此预测合成生物产业的未来价值。

      日前,“合成生物第一股”凯赛生物携手山西省,再度加码布局产业链,致力于给传统化工产业开拓新的技术路径。

      10月11日晚,凯赛生物公告称,为尽快将技术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公司拟与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管理委员会合作,共同在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投资打造“山西合成生物产业生态园区”。公司拟在产业园投资与公司现有主营业务关联的产业化项目,其中包括生物法长链二元酸、生物基戊二胺、生物基聚酰胺等。公司出资额为40.1亿元。

      就在前一日,山西合成生物产业生态园水处理及再利用项目已经进行了开工奠基仪式。

      这标志着山西合成生物产业生态园公共配套项目进入实施阶段,也为加快合成生物产业链核心项目及下游配套建设奠定了基础。

      实际上,山西省政府与凯赛生物可谓渊源颇深。

      据最新数据显示,凯赛生物的前三大股东分别是凯赛生物产业有限公司(CIB)(持股 28.32%)、山西科创城投(持股 9.14%)、潞安集团(持股 9.13%)。其中CIB为凯赛生物创始人、董事长兼总裁刘修才家族100%控股,而山西科创城投的实际控制人为山西省财政厅,潞安集团实际控制人则为山西省国资委。

      针对新材料领域,山西省的投入、支持亦不遗余力。

      2020年7月,山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山西省千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培育行动计划(2020年)》,围绕制造业千亿产业培育工程总体要求,聚焦“半导体材料、碳基新材料、生物基新材料、特种金属材料”等四个重点领域,重点推进61个重大项目建设,培育15户骨干企业,新增1-2户省级企业技术中心,重点攻关5项共性关键技术,取得一批核心技术专利。力争到2020年底,全省新材料产业年销售收入达到或接近1500亿元,成为山西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双方谋定的合成生物产业赛道,是21世纪初兴起的生物学分支学科,尝试在现代生物学与系统生物学的基础上,引入工程学的思想和策略。

      过去一个多世纪,人们已经习惯于用“化学合成”的方式生产物资原料。化学工业每年生产的产品价值近5万亿美元。行业排名前五十的制造商(如巴斯夫 、中石化、RIL、杜邦、SABIC) 每年共销售约7500亿美元的塑料、溶剂、涂料和其他化合物,涵盖了从维生素到飞机建材的方方面面。

      产业资本的嗅觉比金融资本更为敏锐,上述这些传统的化学公司已经开始转型布局:杜邦公司以 63 亿美元收购了酶工程公司Danisc;拜耳与Ginkgo Bioworks 共同投资1亿美元创建Joyn Bio;日本的住友、三井、日本化药公司和三菱,韩国LG化工以及荷兰的DSM等寻找转型的巨头,都相继瞄准了合成生物学领域。

      化工巨头们的布局说明社会对生物合成产业的“需求”正在日益增长。

      凯赛生物招股书披露,杜邦、艾曼斯、赢创、诺和诺德等国际知名企业目前都是公司大客户,公司的“生物法长链二元酸”系列产品在全球市场已处于主导地位。此外,公司生物基聚酰胺及其单体生物基戊二胺等产品已完成中试,后期规模化生产有望解决国内双单体聚酰胺行业核心原材料依赖进口的瓶颈难题。

      除了凯赛生物,国内的合成生物赛道也迎来越来越多的参与者。

      原新三板企业华恒生物的科创板上市申请已于6月10日获得受理。华恒生物以合成生物技术为核心,主要从事氨基酸及其衍生物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包括丙氨酸系列产品(L-丙氨酸、DL-丙氨酸、β-丙氨酸)、D-泛酸钙和α-熊果苷等,可广泛应用于日化、医药及保健品、食品添加剂、饲料等众多领域。

      上月初,合成生物技术平台恩和生物 Bota Biosciences,宣布完成由经纬中国领投,夏尔巴投资、BV 百度风投等机构跟投的1500万美元A轮融资。

      今年3月,专注于将合成生物技术应用于分子和材料创新方向的生物技术公司蓝晶微生物完成由松禾资本独家领投数千万的A+轮融资。据了解,资金将主要用于微生物设计、建造、测试的全流程数据化和既有产品管线的产业化落地。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造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转载自:https://finance.sina.com.cn/roll/2020-10-12/doc-iivhvpwz1497483.shtml
    Top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联系客服QQ:1026953886@qq.com 官方微信:jrqianlong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02-2021 豆芽财经网 京ICP备17023408号-1
    手机注册
    S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