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2-01 10:27 | 栏目:财经 | 点击:686次
“奥密克戎”变异病毒出现之后,各国反应不一。
周一,拜登表示,美国这个冬天不需要封锁和关停,预计现在不需要额外的旅行限制;
日本则宣布从11月30日零时起暂停所有国家和地区外国人入境;
韩国将新冠疫情风险上调至最高级别;
欧盟建议成员国暂停所有受“奥密克戎”影响的南部非洲国家的航空旅行。
这将给国际交通、旅游、航空等行业造成负面影响,预计会给全球经济增长带来一些压力。
目前世卫组织将“奥密克戎”毒株的全球总体风险评估为“非常高”。但是华尔街一些大行不断向市场释放新疫情不会影响经济增速的信息,当前的国际金融市场正在利用变异病毒疯狂对赌,因此市场中的分歧也非常大,波动率也必然大,高风险并没有因美股反弹而消退。
美联储鲍威尔在周一参议院银行委员会的听证会上发布的证词中说,新的冠状病毒变种可能会加剧供应链中断,将导致今年通胀飙升。
但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并没有对鲍威尔的证词做出明确的响应,大宗商品市场的走势分化较大,原油、食用油等明显走弱,这说明大宗商品市场并没有听从鲍威尔的鼓噪,相反表现的更为谨慎。
原本美国当前的通胀就比较严重,但美联储的态度是唯恐天下不乱。
原本大宗商品市场价格的大幅回落有利于调降全球PPI,之后PPI将向CPI传导,再加上美元升值,这有利于美国进口商品价格的下调,利于美国控制通胀,若美国解决好自身的运输链与用工荒问题,美国的通胀显然会明显缓解,但美国似乎并不想真的控制通胀,这与华尔街割羊毛运动有关。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华尔街必须稳住股市,还要继续吹捧牛市,否则美股一倒刺破了美国金融泡沫,美联储又该如何选择呢?通胀将走向何方?美国经济将走向何方?都是一个未知数。
货币超发的初中期美国获取了一些利益,尤其是美国的富人集团获取了巨额利益,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美联储的货币游戏越来越像玩火自焚,再加上美国的防疫措施不时火上浇油,这令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越来越失去自主。
当前的美联储就像一匹骆驼,也怕最后一根稻草
最新的数据显示,美国通胀达到了6.2%,是31年以来最高。其实,美联储不是没有机会,过去的十几年,至少有数次非常关键的机会窗口可以收紧,但还是一次次被错过了:
2007年是一个机会,那是格林斯潘上台30周年的时刻,但次年的金融海啸使得机会稍纵即逝,为了救市,美联储推出QE,继续开启印钞机;
到了2016年,救市QE已经结束,也是一次很好的收水机会,但狂人特朗普获得总统选举,作为生意人的他,减税、托股市,并多次给美联储施压,让其继续推行宽松政策,美联储同样错过收水机会;
到2018年,鲍威尔顶住压力,做了几次加息,算是将收水动作付诸现实,抓住了这次收水机会,如果得以继续,局面或许会不一样,可惜2020年,新冠疫情袭来,引发经济危机,股市跌成狗,和2008年一样,为了救市美联储再次启动印钞机,只是这一次,更加的无底线。
对比一下,疫情爆发以来的一年多时间,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增加了4万亿美元,扩大了一倍,超过08年金融危机后多次QE的总额,流动性造成的资产泡沫,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估计美联储的主席也不想看到这一切,但是,已经受到过大政治羁绊的美联储,还能像过去那样坚持独立性吗?问题成疑。
站在2021年,历史似乎又面临1970年代的滞胀的极端局面,但是当代的保罗沃尔克又在哪呢?
有人说鲍威尔的连任,使得收水行动得以延续,对他寄以厚望,但实际上,自格林斯潘开始,一直到伯南克、耶伦,再到现在的鲍威尔,骨子里还是属于宽松派,奉行“无通胀不加息”的自由放任主义思维。
你能想象这样一群人,会突然间转死性,成为“有通胀就加息”那一派人吗?
可以猜测的是,哪怕鲍威尔继续推进Taper和加息,只不过是美联储历史阶段的一朵小浪花。
从长远角度叠加疫情再起,美联储的总路线还是会偏宽松,流动性过度造成的资产泡沫还会继续吹大,股市、楼市还是会一派“欣欣向荣”。
只是,不知道这种泡沫最后会以什么结局收场。
反观我国,一方面,中俄能源商务论坛开幕;另一方面,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开幕,我国领导人都进行了致辞。综合来看,虽然有不少对手,但朋友也越来越多。北方俄罗斯,东南东盟,西边一带一路,远方非洲,市场终究越来越大。
从中国的情况来看,我们政策也已经回暖,政策是友好的,无论是楼市的政策还是货币政策、流动性政策都是回暖的。
不过总体来讲,滞涨之下无牛市,全局性很难。
对于风险偏好比较高的交易者,这是个机会,而且好多你应该早就布局了,对于风险偏好比较低,在这种非常复杂的局面之下,还是小心点。如果不够专业或者说你踩的节奏不够快,那么你亏钱的概率还是很大的。这个时候寻找专业机构进行投资才是明智之举。
来源: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