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芽财经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手机版 注册
  • 网站首页
  • 财经头条
  • 选股
  • 股吧
  • K线训练营
  • 研报
  • 大盘
  • 视频教程
  • 自选股
  • 如何从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角度理解新质生产力

    发布时间: 2024-03-13 11:04首页:主页 > 研究 > 阅读( 1408 )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强调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并指引了下一阶段的工作任务和方向。我们从宏观的视角来观察新质生产力。

      首先,新质生产力是结果导向的。在中共中央政治局2024年1月31日下午就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进行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质生产力“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全要素生产率是一个宏观经济学的概念,在经典的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中,等量资本或等量劳动理应得到等量报酬,即同样的要素投入量理应取得同样的产出量。如果等量资本或等量劳动获得了更多的产出,这就体现了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

      如果做一个简单的比方,将产出类比于企业营收,资本或者劳动力类比于企业成本,那么全要素生产率就有点类似于利润,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相当于ROE或者ROA的大幅提升。

      强调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有非常深刻的宏观经济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深化和宏观杠杆率对资本形成的制约,我们必须通过更高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来维持增长中枢的稳定。而过去10年来,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有停滞的迹象。

      具体而言,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影响因素:

      一、制度。不论是政治制度还是经济制度发生了变化,必然会对生产率产生影响,这也就是马克思指出的,上层建筑或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作用。

      二、经济的地理布局。在相同的要素投入下,布局在内地还是沿海,产出并不相同。

      三、经济结构。通过调整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向有利于投入少产出多的产业或行业转移。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就可以在不增加要素投入量的情况下提高生产率。

      四、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的合理配置。使各种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之间,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之间达到最佳组合。

      五、经营组织科学化。通过科学的人性化的组织管理方式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或是采取更为合理的营销组织架构来提高生产率等等。

      除上述因素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即创新,通过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达到要素节约的目的从而提升生产率,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这也是总书记所强调的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其次,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与生活中的技术进步有所区别。居民的生活中,有层出不穷的新产品,比如智能手机或者笔记本电脑更新换代,比如新能源汽车日新月异,比如国产大飞机C919正在投入使用等等。这些新产品或者新服务的推出,更多是消费层面、需求层面,而全要素生产率是指生产层面、供给层面,两者不宜直接类比。

      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也与企业的生产线改造之类的升级也不等同。企业生产线改造等,一般是有形的,则应归于资本投入或劳动投入对产出的影响。甚至如果企业巨额投资新建生产线,其产出与投入并不匹配,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可能还是下降的。而宏观层面关注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更多是无形技术变化。OECD《生产率手册》有这么一段阐述:“必须认识到并非所有的技术变化都能转化为生产率增长。它们之间重要的区别在于有形和无形技术变化的不同。前者是指要素投入在设计和品质上的革新,只要按照不同要素分别取酬,它们的贡献就应分别归于各个要素。无形技术变化是“无成本”的,例如综合知识、设计图纸、网络效应、或其他生产要素的溢出效应,包括更优的管理经验和组织变革等。”

      第三,新质生产力不宜“见新就一拥而上”。如前所述,新质生产力的新,是一个结果导向,而不是形式导向。只有切实提高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新,才是新质生产力。同样以企业举例,只有有效提高了ROE或者ROA,才是有效投资。并非所有的新技术、新产业、新发明,都属于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的表现形式也是多方面的,比如体制机制、地理布局优化、产业结构调整、管理和生产流程进步等等。甚至某一领域生产率提升,可能是其他领域技术进步的溢出效应。一国或一地区生产率的提升可能是其他国家或地区生产率的溢出等等。

      (本文写作参考《全要素生产率研究须厘清的若干问题——读《TFP测算手册》笔记(Ⅰ)》(立言评价)。特此致谢。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造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转载自:https://finance.sina.com.cn/stock/stockptd/2024-03-13/doc-inancuyw0840018.shtml
    Top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联系客服QQ:1026953886@qq.com 官方微信:jrqianlong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02-2021 豆芽财经网 京ICP备17023408号-1
    手机注册
    SSS